多家上市公司牽涉動車事故 高鐵板塊或遭強震
“7·23”動車事故原因尚在深入調查之中,但作為事故發生線路的系統和設備供應商,包括世紀瑞爾(行情,資訊)(300150)、特銳德(行情,資訊)(300001)、佳訊飛鴻(行情,資訊)(300213)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有可能卷入事故調查的漩渦中。 7月23日晚,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據鐵道部22時50分消息,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傷。
鐵道部發言人昨日下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擊造成設備故障導致的。詳細的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分析之中。”
記者經多方查閱資料獲悉,包括世紀瑞爾、特銳德、佳訊飛鴻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為事故發生線路的系統和設備供應商。
其中,2010年12月22日上市的世紀瑞爾主營業務為向鐵路用戶提供行車**監控系統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涉足鐵路綜合監控系統、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鐵路防災**監控系統等領域。其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的主要產品應用于鐵路行車**監控領域,主要產品包括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鐵路防災**監控系統、鐵路綜合監控系統平臺等,自設立以來,公司累計實施了近400個鐵路行車**監控項目。
公司稱,由于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是新型監控產品,2008年度才在鐵路市場大規模應用。2008年度,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有鄭西客運專線、武廣客運專線等10條線路招標,總計合同金額46779.93萬元。其中,世紀瑞爾中標包括甬臺溫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石太客運專線等6條,中標總計合同金額19413.67萬元,市場占有率達到41.5%。
資料顯示,世紀瑞爾經營高度依賴于鐵路信息化市場,其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度來自鐵路行車**監控系統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營業收入和毛利均占公司全部業務的90%以上。
此外,2011年5月剛剛上市的佳訊飛鴻為甬臺溫線路提供“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據悉,鐵路數字調度通信系統是鐵路行車調度指揮和信息聯絡的重要通信設備,直接關系到鐵路運輸生產的**和效能。
根據佳訊飛鴻官方網站介紹,“國內18個路局,共計使用佳訊飛鴻設備達到數千套,在鐵路調度市場占有較大份額,成為鐵路調度設備*大的供應商。”其中便包括甬臺溫客運專線。
作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銳德也參與了甬臺溫客運專線的建設。根據特銳德招股說明書披露,其主營業務為220kV及以下變配電設備的設計、制造及相關的技術服務,主營產品為戶外箱式變電站、戶外箱式開關站和戶內開關柜,主要為鐵路、電力、煤炭等行業的用戶提供高可靠性的專業變配電成套設備及相關技術服務。“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研制的****臺高速客運專線專用的鐵路電力遠動箱變,解決了可靠性、免維護、全智能遠方監控和無人值守等難題”。
記者查閱公司歷年招投標記錄發現,在國內鐵路客運專線建設高峰期的2008年,電力遠動箱變共招標3.70億元,其中特銳德中標2.57億元,占全部招標總額的69.46%。公司鐵路客運專線電力遠動箱變產品相繼用于京津、武廣、溫福、福廈等9條客運專線。
公司披露的資料顯示,在其所有銷售客戶中,“中鐵電氣化局甬臺溫項目部”赫然在列,躋身其2009年上半年前五名,中標金額為704.2萬元。
除上述公司參與建設事故線路的通信監控、**調度等之外,公開資料還顯示,發生動車追尾事故的甬臺溫鐵路鋪軌工程承建單位為中國中鐵(行情,資訊)(601390)下屬的中鐵一局和中鐵四局;負責此路段電氣系統的公司為中國中鐵下屬的中鐵電氣化局;發生事故車輛則為中國南車(行情,資訊)(601766)制造。
中國高鐵隱秘產業鏈調查:32家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一場事故,讓中國高鐵踏入一場巨大的噩夢之中。
7月23日晚間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兩列列車發生追尾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也引起所有人對高鐵**問題的拷問。
我們相信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高鐵產業鏈中的上市公司無法逃脫干系。在中國高鐵這個龐大的產業鏈中,這是*詳盡的上市公司名單,我們追尋*有價值的真相。
龐大產業鏈
2010年我國鐵路投資達到****的8426億元,龐大的投資也催生了股市上蔚為可觀的高鐵板塊。
4月22日修訂后的"十二五 "高鐵規劃則把2015年的高鐵目標"十二五"期間新線投產總規模控制在3萬公里以內,安排基建投資2.8萬億元,到2015年國內快速鐵路4.5萬公里左右。
如此龐大的投資,雖然不及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規劃的在3.5萬億,但也足以催生出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據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實際參與到中國高鐵鏈條中的有32家上市公司。
其中,中國北車(行情,資訊)(601299)和中國南車(601766)負責的是動車組和城軌地鐵車輛;工程承包商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行情,資訊)(601186),動車組和配件生產商晉億實業(行情,資訊)(601002)、太原重工(行情,資訊)(600169)、馬鋼股份(行情,資訊)(600808)等,信息技術系統供應商輝煌科技(行情,資訊)(002296)、新北洋(行情,資訊)(002376)、世紀瑞爾(300150)等。此外,還有奧克股份(行情,資訊)(300082)、東方雨虹(行情,資訊)(002271)、中鼎股份(行情,資訊)(000887)等上市公司。
新公司不斷涌現
而除了這些,一些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也被發現參與到高鐵建設中來。
比如今年5月份剛剛上市的佳訊飛鴻(300213)(300213.SZ)為這條線路提供了"MDS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
根據佳訊飛鴻官方網站的消息,鐵路數字調度通信系統,是鐵路行車調度指揮和信息聯絡的重要通信設備,直接關系到鐵路運輸生產的**和效能。可以徹底實現鐵路調度、車站\站場通信數字化,適應鐵路通信的未來發展趨勢。
而國內18個路局,共計使用佳訊公司的設備達到數千套,在鐵路調度市場占有較大份額,成為鐵路調度設備*大的供應商。如京廣線、溫福客專、甬臺溫客專等線路。
同時,今創安達雖不是上市公司,但是也在這次事故中被挖掘出來。本次事故發生地溫福線的防災系統主要為今創安達提供。
該公司在官方網站披露:"2009年7月,我們承接溫福線防災**監控系統集成任務,我們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該線的防災**監控系統集成工作,與正線"四電"設備同時在2009年十月投入使用。"
溫鐵追尾事故勢沖擊A股
據港媒報道:溫州動車追尾脫軌事故發生后,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這將嚴重沖擊內地股市鐵路板塊,尤其是高鐵板塊個股的走勢。而高鐵概念股今年以來數次成為拉動大盤走高的推手,高鐵板塊受到沖擊將直接影響大盤的走勢。預計本周大盤振幅將擴大。
高鐵板塊料受沖擊
7月23日晚上,溫州發生D301次動車與D3115次動車追尾脫軌事故,此路段相關設備和系統提供商與施工企業備受關注。據了解,該線路的系統和設備提供商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有消息稱,中小板上市公司輝煌科技(002296)系鐵道部指定鐵路通信信號及行車指揮領域標準制定、系統研制與系統集成單位,高鐵信號監測系統和防災**系統的主承包商。若雷擊追尾導致命案的事故如官方宣布那般,至少說明其監控系統完全失靈。
業內人士查詢發現,A股創業板上市公司世紀瑞爾(300150)是溫福客運專線線路綜合監控系統的提供商。此外,世紀瑞爾公司自2004年正式開始介入鐵路防災監控領域,先后實施了贛隆、青藏、福廈、石太、武廣等多個防災監控項目。
另外,發生動車追尾事故的甬臺溫鐵路鋪軌工程承建單位為中國中鐵(601390)下屬的中鐵一局和中鐵四局,負責此路段電氣系統公司為中國中鐵下屬的中鐵電氣化局。
今年5月份剛剛上市的佳訊飛鴻(300213)為這條線路提供了“MDS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本次事故發生地溫福線的防災系統主要為今創安達提供。
中期走向有待抉擇
市場人士認為,高鐵概念股范圍廣泛,既有創業板,也有中小板,更有主板的公司,而以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居多。近期內地股市走勢疲弱,超級大盤股拖累大盤跡象明顯,而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走勢相對堅挺給市場挽留了不少的人氣。而溫州動車追尾脫軌事故將在創業板和中小板率先發酵,兩市恐打破橫盤格局。
另外,上周匯豐公布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加劇了市場對經濟「滯漲」的擔憂,而今年政策放松的空間有限,在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股市難有大作為。總體上說,個股存在機會,但板塊性機會不大,本周2750點一線將成為多空雙方爭奪焦點,在缺乏實質性利好之前,觀察為宜。
高鐵難以撒腿狂奔 新興產業或有產能過剩之虞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7個產業被列為現階段的重點發展對象。近日有消息人士稱,中國或將嚴格控制對上述7個新興戰略產業的大規模投資計劃,從而減少受腐敗及產能過剩問題困擾的行業的**項目
-截至2010年底,我國風電產業已經累計完成裝機容量42GW,成為*大的風電國家,年度新增1893萬千瓦風電,遠超其他國家,占據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一半。但由于裝機過快增長及并網技術未解決,造成風機閑置嚴重,僅去年新增的裝機容量就有超過30%因未能上網而被浪費。國內各大電力集團在經過多年的跑馬圈地后,已經顯著放緩在風電上的投資
-前不久,鐵道部長盛光祖表示,今年鐵路基礎設施投資為6000億元,這比之前7000億元的計劃要少1000億元。此外,盛光祖也以**理由降低高鐵速度,由原計劃的每小時380公里,降低至300公里。業內預期,高鐵板塊營收高峰可能已過去,未來營收甚至可能下降。需求的大幅縮減無疑將直接影響相關公司的業績,部分公司原有產能擴張計劃將會大打折扣
近日有消息人士稱,中國或將嚴格控制對7個新興戰略產業的大規模投資計劃,涵蓋**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技術,從而減少受腐敗及產能過剩問題困擾的行業的**項目。
消息稱,中國原計劃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向這7個產業投資*多1.5萬億美元,將其打造成經濟增長支柱,進而轉變以生產廉價產品為主的模式。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來創造就業和促進經濟活動,*近又以財政資金來遏制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盡管相對平安地度過了這次危機,但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又開始擔心地方政府的巨額債務,并竭力控制通脹。一些外國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可能。
新興產業的市場預期
早在2010年9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7個產業被列為現階段的重點發展對象。
此次明晰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之前市場預期基本吻合,“都是現階段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亟待轉向、未來有較大發展前途的產業,基本與國際主要經濟體的發展方向較一致。”當時有證券報告如此表述。
“7個新興行業的空間都非常大,比如節能減排,政府計劃在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現在離這個目標還較遠,發展空間也較大,新能源汽車等被單獨列出來,發展方向非常明確。而且這次提出的7個新興產業特點是與全球其他國家在同一起跑線上,相關行業和股票的前景都較好。”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在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而國信證券報告稱,對于這7個新興行業的投資應該從技術和產業準備充分程度及需求在政策刺激下彈性大小這兩個角度把握,看好產業處于爆發期及突破國外壟斷實現進口替代的行業。
就這些新興產業具體而言,國信證券認為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行業,主要包括未來幾年將迎來建設高峰期的核電、已進入試點階段的三網融合、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的物聯網、在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下迎來機遇的動力電池及下游背光源需求強勁增長的LED產業等。
但金中和**執行官曾軍認為,在經濟轉型期,理論上來看國家倡導的7個新興行業都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從現實角度來看,節能環保則更迫切些。
面臨分化的風電產業
據悉,截至2010年底,我國風電產業已經累計完成裝機容量42GW,成為*大的風電國家,年度新增1893萬千瓦風電,遠超其他國家,占據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一半。但由于裝機過快增長及并網技術未解決,造成風機閑置嚴重,僅去年新增的裝機容量就有超過30%因未能上網而被浪費。國內各大電力集團在經過多年的跑馬圈地后,已經顯著放緩在風電上的投資,去年三、四季度投資增速的快速回落已經非常明顯了。
對于2011年及之后的風電行業情況,有分析師預計,國內風機需求已經超過*高點,行業的過度擴張又加劇了產能過剩,風電產業可能面臨較為艱難的一段時期。不過,個別企業在風機出口或海上風電上可能會有超預期的表現。
在上述問題尚未得到解決的同時,國內整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80多家整機商中僅華銳風電(行情,資訊)(601558)、金風科技(行情,資訊)(002202)和東方電氣(行情,資訊)(600875)三家廠商就搶占了中國市場半數以上的份額。
今年的5月3日,金風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0年12月6日中標新疆哈密風電基地煙墩第五風電場20萬千瓦項目風電機組設備采購項目,中標80臺2.5MW風電機組。公司于2011年4月28日與中節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節能”)簽訂該項目供貨合同。
金風科技表示,此次合同金額高達8.99億元,合同收入占公司2010年營業收入的4.37%。據公司2010年年報數據顯示,2010年度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75.96億元,同比增長63.86%;實現營業利潤26.91億元,同比增長38.2%。
2011年4月20日,公司發布一季度公告稱,預計2011年1-6月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不超過50%。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機組售價降幅較大。
談到對風電行業未來的看法,金風科技曾表示,風電行業屬于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行業的生力軍。經過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目前的市場增速放緩是正常的。中國風電普及率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很低,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國內對于包括風電在內的清潔能源行業未來仍將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確保其健康、持續、有序發展。
行業整合是很多其他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風電行業也不會例外。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認為,要注重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和預判,才能提前布局,抓住不斷變化的市場機遇。
記者致電金風科技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未聽聞關于削減新興產業的政策動向。而業內專家們普遍認為,雖然目前風電的并網運行和風能資源的統籌利用成為制約我國風電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風能行業整體還存在著風電場建設快于電網配套工程建設等問題,但在風電場運行、風電設備性能和電網調度等技術日趨成熟的情況下,類似問題勢必迎刃而解。
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即便政府真有削減新興產業投資規模的打算,像金風科技這樣較為成熟的上市公司也未必會受到多么嚴重的影響。影響的將會是一些業績平平的小企業。”
高鐵建設或將勻速發展
新興產業當然也包括*近正處于風口浪尖的高鐵。
此前,鐵道部長盛光祖表示,今年鐵路基礎設施投資為6000億元,這比之前7000億元的計劃要少
1000億元。今年5月份鐵路基礎設施投資額也較上年同期減少16.9%,至424億元。此外,盛光祖也以**理由降低高鐵速度,由原計劃的每小時380公里,降低至300公里。
據文章開頭的消息人士稱,盡管如此,國家仍不可能擱置高鐵計劃。“按中央的意見,今后高速鐵路還要繼續建設,投資均勻發展,建設速度稍微降一些,研究更充分一些。”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表示。
萬眾矚目的京滬高鐵運行至今事故頻發,如果今年及未來幾年高鐵基建投資規模將有所下滑,高鐵時速等級將有較大幅度下調,這將加速鐵路乃至整個交通運輸行業格局變化,高鐵相關行業將重新**。
目前高鐵投資縮減規模究竟有多大尚無權威數據,對高鐵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的實際影響尚難準確判斷。但根據一些業內人士的判斷,投資縮減規模可能在千億元左右。
Wind資訊統計顯示,高鐵概念板塊的36家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224億元,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1億元。業內預期,高鐵板塊營收高峰可能已過去,未來營收甚至可能下降。需求的大幅縮減無疑將直接影響相關公司的業績,部分公司原有產能擴張計劃將會大打折扣。同時,市場競爭將加劇。高鐵新的運行速度可能將分布在時速300公里、200公里到250公里和200公里以下。以速度等級降低到時速300公里為例,中國南車(601766)和中國北車(601299)均設有時速350公里以上的客車廠,速度等級下降意味著這些公司在付出高額成本建廠后可能會陷入產品沒有訂單的窘境。
雖然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曾說“十二五”規劃的高鐵建設不會縮減,整個投資規模不變,在整個“十二五”要全部花完。但高鐵降溫已在資本市場上反映出來。Wind資訊統計顯示,高鐵概念股2月14日-5月4日的跌幅為15.9%,而大盤同期跌幅為1%。而*近事故頻發的京滬高鐵還是給高鐵投資惹來了一些憂慮。
京滬線上的角逐:飛機勝過高鐵
交通運輸研究團隊的分析師于上周乘坐了新開通的京滬高鐵(由上海至北京),此行的目的在于評估對商務旅客而言高鐵能否替代飛機成為出行的合適選擇。為了增強趣味性,我們將團隊分為兩組進行友誼賽,一組乘坐飛機,另一組乘坐高鐵,于早上8點同時出發。
飛機輕松勝過高鐵。
在我們京滬線的角逐中,飛機用時較高鐵**2小時20分鐘。如果乘坐*快的直達高鐵,那么整體用時將縮短45分鐘左右;然而,飛機用時仍會**約1小時50分鐘,差異略大于我們分流模型中隱含的水平。根據此次經歷,我們認為對時間要求較高的旅客更有可能選擇飛機出行(特別是在上午,航班通常會準時起降)。然而我們認為,如果選擇下午出發,那么商務旅客對飛機的需求可能會下降,因為這一時段航班起降時間的變數往往較大。我們的分流模型顯示存在45%的分流風險。
航空公司*初通過降價方式來保持市場份額。
中國的航空公司*初以降價的方式來應對高鐵威脅。雖然網上機票代理(例如去哪兒網)顯示折扣幅度高達50%,但我們與航空公司的討論表明在京滬高鐵開通的**周機票價格總體下降了20%,但該航線對于我們走訪的航空公司之一(東航)而言依然可以盈利。東航表示其折扣幅度已經降至10%。客座率下降了5個百分點,但仍處于82%的較高水平。如果持續打折,那么我們的每股盈利預測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
更大的問題在于國內客流量增長放緩。
東航6月份國內客流量同比增速大幅放緩(從2010年的46.3%降至年初至今的10.3%),原因在于2011年上半年政府實施了降溫措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運力增長有限。我們認為該因素已計入股價,因此東航(H)仍位于我們的強力買入名單。
高鐵故障不會影響南、北車進軍海外
盡管中國高鐵故障頻發,但這似乎并沒有影響相關企業實施海外戰略計劃。近日,中國南車(601766)內部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南車希望在倫敦高鐵項目上保持低調。
今年6月下旬,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對英國進行了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其間,溫**總理代表中國表示愿意參與連接倫敦與伯明翰的HS2高鐵(下稱倫敦高鐵)建設工程。倫敦高鐵項目由此備受國內關注。近日,中國南車內部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意欲低調進取倫敦高鐵項目,不希望過多宣傳。對此,中國北車(601299)方面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則未予回應。
據本報記者了解,受京滬高鐵故障頻發影響,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股價近來遭重挫,合計市值一周曾蒸發超過50億元。不過,機構仍對兩只個股表示普遍看好。
中國南車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0%以上。對于截至5月底仍手握近千億訂單的中國南車,光大證券(行情,資訊)(601788)、安信證券等多家機構認為,其已鎖定全年業績高增長,給予“買入”評級。
中國北車日前也發布公告稱,公司中報預計同比增長120%以上,國泰君安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得益于動車和城軌地鐵交付量大幅度增長;二是毛利率同比有所上升。并給予其“增持”評級。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南、北車大股東均不約而同增持公司股票。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南車控股股東南車集團增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其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累計增持公司股份280萬股。中國北車控股股東北車集團7月中旬也宣布,增持北車股份410萬股。
南車相關負責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公司除了傳統軌道交通業務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外,風力發電、電動車等新產業也有望實現較快增長,成為新的主要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國南車110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獲得社保基金力挺,后者斥資50億元認購,鎖定期3年。此外,南車攜手阿爾斯通進軍全球輸配電市場,及其進軍物流市場等動向也引起業界廣泛矚目。
高鐵相關概念股一覽
上游原料環節類
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601186)、中鐵二局(行情,資訊)(600528)、隧道股份(行情,資訊)(600820)、徐工機械(行情,資訊)(000425)、三一重工(行情,資訊)(600031)等
機械車輛環節類
中國南車(601766)、中國北車(601299)、北方國際(行情,資訊)(000065)等
基建環節類
中國中鐵 、中國鐵建 、隧道股份 等
零部件環節類
南方匯通(行情,資訊)(000920)、北方創業(行情,資訊)(600967)、湘電股份(行情,資訊)(600416)、晉西車軸(行情,資訊)(600495)、西北軸承 、天馬股份(行情,資訊)(002122)、中航重工 、龍溪股份(行情,資訊)(600592)、太鋼不銹(行情,資訊)(000825)、太原重工(600169)等
信息電子設備環節類
華東數控(行情,資訊)(002248)、沈陽機床(行情,資訊)(000410)、秦川發展(行情,資訊)(000837)、東力傳動(行情,資訊)(002164)、晉億實業(601002)、時代科技(行情,資訊)(000611)、時代新材(行情,資訊)(600458)、輝煌科技(002296)、遠望谷(行情,資訊)(002161)等
鐵路營運和物流環節類
廣深鐵路(行情,資訊)(601333)、國恒鐵路(行情,資訊)(000594)、鐵龍物流(行情,資訊)(600125)、申通地鐵(行情,資訊)(600834)、中儲股份(行情,資訊)(600787)等